位置: 首页 干燥综合征医学知识干燥综合症病例 病例:腮腺肿痛,口眼干燥确诊为干燥综合症(2)

病例:腮腺肿痛,口眼干燥确诊为干燥综合症(2)

发表者:收集   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185   评论次数:0  
    (六)初步诊断: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周期性麻痹;3.低钾血症;4.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性)
    (七)初步治疗:入院后给予对症、补充、替代治疗,如1%甲基纤维素液点眼,必嗽平16mg口服,每日3次,麻仁润肠丸6.0g口服, 每日2次, 20%枸橼酸钾20ml口服, 每日3次, 碳酸氢钠0.5g口服,每日3次。病变关节外用1%扶他林乳胶剂。
    (八)住院经过:Schirmer’s 试验:右眼0.2cm,左眼0.1cm,角膜荧光染色示多处点状着色,糖片含化时间69min,唇腺活检见小导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部分腺泡萎缩。以上进一步证实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多次查尿常规:pH值始终在7.0~9.0,尿比重在1.004~1.012之间。尿浓缩稀释试验:尿比重在1.012~1.018。氯化胺负荷试验:服用4.5g氯化铵之前和之后,尿pH均在7.0左右,而血pH值服药后明显下降,由服药前的7.366下降至服药后的7.255,HCO3-和SBE均有明显下降,表现为血和尿pH值分离现象。考虑合并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型),治疗上应用泼尼松30mg,每日1次, 磷酸氯喹0.25g, 每日1次,并补钙。为排除血液系统肿瘤,进行骨髓穿刺,结果显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8:1,粒、红两系增生活跃,巨细胞数量增多,2×3cm2全片可见巨核细胞462个,其中幼稚型、颗粒型、成熟型、裸型和变性型分别为12、389、41、13和7个,血小板成堆可见。
    (九)最后诊断: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型)。
    (十)治疗结果:经以上治疗后,口干、眼干和大便干燥缓解,未再发生四肢驰缓性瘫痪,关节疼痛缓解。
    (十一)随诊:随诊5年,患者的病情平稳,未再住院治疗。
    二、诊治思维过程
    (一)诊断及其依据
    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
    (1)口、眼、鼻和大便干燥,反复腮腺肿大史;
    (2)Schirmer’s试验和糖化含化试验阳性;
    (3)唇腺活检有腺体的慢性炎性病变,角膜荧光染色阳性;
    (4)有干燥综合征相应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关节痛和高球蛋白血症;
    (5)多种自身抗体阳性:RF、ANA、抗SSA和SSB抗体均阳性。
    2.肾小管性酸中毒(远端型):诊断主要依据:
    (1)低血钾和低血钙,高血氯;
    (2)碱性尿,尿钙和尿钾排出增加;
    (3)氯化胺负荷试验阳性;
    (4)尿比重低而固定,尿浓缩稀释试验异常。( 待续)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关于《病例:腮腺肿痛,口眼干燥确诊为干燥综合症(2)》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