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关节肿痛,四肢无力确诊为干燥综合症(2)
发表者:收集
日期:2015-03-11
浏览次数:201
评论次数:0
(七)初步治疗:给予青霉胺片 0.125g 口服,每日1次;奇诺力片 0.2g 口服,每日2次;20% 枸橼酸钾溶液 10ml 口服,每日3次,同时间断给予补碱和补钙治疗。
(八)住院经过:入院后检查:血电解质:钾(K+)2.5 mmol/L,氯(Cl-)120 mmol/L,钙(Ca++)2.11 mmol/L,游离钙(F Ca++)0.3 mmol/L,无机磷(P3+)0.77 mmol/L,二氧化碳(CO2)10 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33,氧分压(PO2)85.8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27.7 mmHg,氧结合力(SO2)95.5%,碱剩余(BE-)-10.1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14.3 mmol/L。尿常规示:pH 7.0,比重1.005,蛋白25 mg/dl。24小时尿电解质:尿K+ 21.6 mmol/L(正常值51~102 mmol/L),尿Na+ 50 mmol/L(正常值130~260 mmol/L),尿Ca++ 0.57mmol/L(正常值2.5~7.5 mmol/L)。血碱性磷酸酶602.1 mmol/L。ANA 1:40(<1:5为阴性),抗SSA和抗SSB抗体均为阳性。γ-球蛋白32.6%,免疫球蛋白IgG 3120 mg/DL,补体C3 74.3 mg/DL。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72g。ESR 波动在28~60 mm/hr之间。RF和C-反应蛋白(CRP)均正常。尿红细胞计数40万/ml,形态:均一。糖片含化实验:65分钟。Schirmer试验:左眼 20 mm,右眼 15 mm。双眼角膜荧光染色:阴性。双肾B超:双肾实质回声弥漫增强。肌电图:正常。双膝关节、头颅、双侧骶髂关节和双侧肋骨及腰椎可见骨质普遍疏松,骨小梁变细、稀疏,骨质密度普遍减低,左侧多根肋骨及右侧股骨多处骨折,头颅未见明显改变。肾脏活检:肾皮质明显变薄;肾间质轻至中度纤维化,弥漫多量炎细胞浸润,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肾小管中度弥漫空泡变性、坏死、萎缩,部分肾小管内可见蛋白和细胞管型,动脉管腔部分闭塞。荧光染色示:IgA±、IgM+、Fib+分别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IgG、C3、C4、、CIq均(-)。病理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唇腺活检病理结果: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及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组织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九)最后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症,肾小管酸中毒(继发性),肾性骨病。
(十) 治疗:加强四肢肌肉、骨骼锻炼;补钾:20%枸橼酸钾 20ml 口服,每日4次;补钙:钙尔奇D片 600mg 口服,每日2次。
(十一)随诊:随访至2000年3月,患者骨骼疼痛明显改善,四肢肌力增强,未再发生软瘫或骨折,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并继续保持上述治疗。
二、诊治思维过程
(一)诊断及其依据
1. 干燥综合征,主要诊断依据:
(1)明显口干、皮肤和头发干枯;
(2)多关节痛,无典型关节炎表现;
(3)间断发生软瘫,补钾后好转;
(4)糖片含化试验为65分钟;
(5)实验室检查示:抗SSA、SSB抗体和ANA均为阳性。γ-球蛋白显著增高达32.6%。
(6)唇腺活检病理示: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及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组织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2. 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主要诊断依据:
(1)肾性骨病的表现:发作性软瘫、骨痛、关节痛、多饮、多尿;
(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钾、钠、钙均低于正常值,血氯增高,尿pH值超过6.0,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3)动脉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pH 7.33,BE- -10.1mmol/L,HCO3- 14.3mmol/L。
(4)双肾B超:双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
(5)肾脏活检:肾间质轻至中度纤维化,多量炎细胞弥漫浸润,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肾小管中度弥漫空泡变性、坏死、萎缩,符合间质性肾炎改变。
(6)治疗有效:通过补钾、补碱、补钙后症状明显缓解。
(未完见下一篇)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八)住院经过:入院后检查:血电解质:钾(K+)2.5 mmol/L,氯(Cl-)120 mmol/L,钙(Ca++)2.11 mmol/L,游离钙(F Ca++)0.3 mmol/L,无机磷(P3+)0.77 mmol/L,二氧化碳(CO2)10 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33,氧分压(PO2)85.8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27.7 mmHg,氧结合力(SO2)95.5%,碱剩余(BE-)-10.1 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14.3 mmol/L。尿常规示:pH 7.0,比重1.005,蛋白25 mg/dl。24小时尿电解质:尿K+ 21.6 mmol/L(正常值51~102 mmol/L),尿Na+ 50 mmol/L(正常值130~260 mmol/L),尿Ca++ 0.57mmol/L(正常值2.5~7.5 mmol/L)。血碱性磷酸酶602.1 mmol/L。ANA 1:40(<1:5为阴性),抗SSA和抗SSB抗体均为阳性。γ-球蛋白32.6%,免疫球蛋白IgG 3120 mg/DL,补体C3 74.3 mg/DL。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72g。ESR 波动在28~60 mm/hr之间。RF和C-反应蛋白(CRP)均正常。尿红细胞计数40万/ml,形态:均一。糖片含化实验:65分钟。Schirmer试验:左眼 20 mm,右眼 15 mm。双眼角膜荧光染色:阴性。双肾B超:双肾实质回声弥漫增强。肌电图:正常。双膝关节、头颅、双侧骶髂关节和双侧肋骨及腰椎可见骨质普遍疏松,骨小梁变细、稀疏,骨质密度普遍减低,左侧多根肋骨及右侧股骨多处骨折,头颅未见明显改变。肾脏活检:肾皮质明显变薄;肾间质轻至中度纤维化,弥漫多量炎细胞浸润,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肾小管中度弥漫空泡变性、坏死、萎缩,部分肾小管内可见蛋白和细胞管型,动脉管腔部分闭塞。荧光染色示:IgA±、IgM+、Fib+分别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IgG、C3、C4、、CIq均(-)。病理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唇腺活检病理结果: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及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组织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九)最后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症,肾小管酸中毒(继发性),肾性骨病。
(十) 治疗:加强四肢肌肉、骨骼锻炼;补钾:20%枸橼酸钾 20ml 口服,每日4次;补钙:钙尔奇D片 600mg 口服,每日2次。
(十一)随诊:随访至2000年3月,患者骨骼疼痛明显改善,四肢肌力增强,未再发生软瘫或骨折,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并继续保持上述治疗。
二、诊治思维过程
(一)诊断及其依据
1. 干燥综合征,主要诊断依据:
(1)明显口干、皮肤和头发干枯;
(2)多关节痛,无典型关节炎表现;
(3)间断发生软瘫,补钾后好转;
(4)糖片含化试验为65分钟;
(5)实验室检查示:抗SSA、SSB抗体和ANA均为阳性。γ-球蛋白显著增高达32.6%。
(6)唇腺活检病理示: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及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组织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2. 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 主要诊断依据:
(1)肾性骨病的表现:发作性软瘫、骨痛、关节痛、多饮、多尿;
(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钾、钠、钙均低于正常值,血氯增高,尿pH值超过6.0,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3)动脉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pH 7.33,BE- -10.1mmol/L,HCO3- 14.3mmol/L。
(4)双肾B超:双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
(5)肾脏活检:肾间质轻至中度纤维化,多量炎细胞弥漫浸润,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肾小管中度弥漫空泡变性、坏死、萎缩,符合间质性肾炎改变。
(6)治疗有效:通过补钾、补碱、补钙后症状明显缓解。
(未完见下一篇)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