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干燥综合征医学知识干燥综合症病例 以黄疸和口干确诊为干燥综合症的病例

以黄疸和口干确诊为干燥综合症的病例

发表者:魏华 李芳 李小峰   日期:2015-05-04   浏览次数:1058   评论次数: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1岁。主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1年半,口干3个月,于2002年4月22日入院。2000 年10月上节育环后出现经血增多,后渐感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呈浓茶样,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厌食、乏力,无发热、寒战、腰背痛:不伴瘙痒。2001年2月中旬就诊于某院,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5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58 u/lJ,总胆红素TBIL,甲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均为阴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中HBsAg,HBnb,HH(Ag,如3eAg,HBcAb均为阴性,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炎,予以保肝、降酶治疗3个月余,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院外继续口服保肝药物。
    2002 年2月无明显诱因黄疸再次加重,伴口干,3月中旬在某院消化科查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多肽中抗ssA抗体阳性,仍以“胆汁淤积胜肝炎”治疗1周疗效不佳,之后多次就诊于我院风湿科门诊,以“黄疸原因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尚可,大便正常,小便色深,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腹平软,右上腹轻微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肝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2讨 论
    魏华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患者为中年女性,病史1年余,主诉为黄疸、口干。口干病史较短,无明显眼于,唾液流率、腮腺造影及唇腺活检支持口干燥症,眼科检查支持眼干燥症,且有多项自身抗体,可确诊为原发干燥综合征(pss)。
    对于黄疽,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及混合性黄疸。①患者黄疸病史较长,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网织红细胞轻度升高,而溶血性黄疸应为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伴网织红细胞增高,故可基本除外溶血性黄疸。②患者无输血史,病毒学指标反复检查均为阴性,可除外病毒性肝炎。③在肝细胞性黄疸中,还应注意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问题,AIH多见于年轻女性,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而ALP、GG正常,可有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或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等。本患者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且肝功能检查中酶学指标以血清ALP及GGT升高为主,故可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④根据病史及腹部B超可除外肿瘤。⑤根据患者无遗传病家族史,无眼K F环可除外肝豆状核变性。⑥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多见于成年男性,表现为进行性梗阻性黄疸,胆管造影提示胆管壁增厚,而患者为女性,腹部B超未发现胆管硬化增生,可除外PSC。⑦如前所述,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酶学指标以ALP及GGT升高为主,抗线粒体抗体(卅)l:1 280,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十)。'kIvIA 定量148 Ru/nll。符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诊断指标。⑧干燥综合征的肝脏损害也可引起黄疸、肝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鉴别。本次讨论的目的为:①SS与PBc二病是合并存在还是一期的PBc及为KS肝损害的一种临床表现;②该病人的诊断;③治疗方案。
    贺抗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风湿科):患者女陛,梗阻性黄疸,有口干症状,有口眼干燥症,符合Ss。肝脏问题基本符合PBC我院以往曾有6例类似病例,多死于肝硬化并发症。我认为可诊断为SS并发PBC。
    梁安国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Ss的诊断肯定,SS也可侵犯胆管,引起黄疸,也是SS的一种表现。
    郭文栋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患者黄疸1年半,口干3个月,应该肝病早于干燥综合征。AkMA高滴度阳性,在SS很少见。肝功能检查中酶学指标以ALP及GGT升高为主,表明患者有胆管胆汁淤积的问题。最初患者经保肝治疗疗效尚可,表明当时处于毛细胆管炎期。若当时已有干燥综合征,则疗效不会好。我认为患者目前表现为胆汁淤积,因无肝硬化病理证据,目前尚不能诊断肝硬化,但必然发展为肝硬化。
    袁佩英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患者病史中,黄疸的时间长,口干的时间短,应按病史的顺序来诊断。PBc应有脾功能亢进及肝纤维化的指标,而本患者不存在,故不能认为患者有肝硬化,目前应处于毛细胆管炎期。
    王琦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患者有黄疸、口干,酶学指标中度升高,ALP及GGT明显升高,伴有高脂血症,不符合肝炎的表现。因此应诊断为PBC与SS并存。两者的共同点为均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李小峰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SS对器官的损害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①淋巴细胞浸润;②免疫复合物沉积,对肝脏的损害也是一样。自身免疫性的肝脏损害应积极寻找病因,如病人同时合并有SS,应为SS的肝损害,如合并有皮肌炎,应为皮肌炎的肝损害。在肝损害的早期,其病变呈可逆性,应积极给予治疗,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PBc治疗的关键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淤积胆汁的性作用,有证据表明熊去氧胆酸(UDCA) 可减缓PBc的进程,有学者将UDCA与其他药物合用,如泼尼松、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和秋水仙碱等,以加强UDCA 的治疗作用。该患者经中等量激素,少量免疫抑制剂(骁悉)及保肝降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来远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患者病史1年多,黄疸为主,呈梗阻性,院外诊断过胆汁淤积性肝炎,保肝无效。肝炎病毒指标阴性。另有口干燥症状,唾液流率异常,腮腺造影异常,唇腺活检异常,已符合口干燥症诊断。眼科检查中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两项异常,符合眼角结膜干燥症。且有自身抗体,可诊断SS。但应除外淋巴瘤,结节病。我认为肝胆问题在前,ss在后。AMAM!对PBc的诊断有特异性,北京协和医院有观点认若AMAM2阳性,则不必做肝脏穿刺。要诊断PBc一定要排除AIH。
    PBc的病理为非化脓性胆管炎,肝细胞的损害相对较轻。有资料表明,80%PBc合并SS,且PBc合并SS的患者预后较好。PBc的临床诊断标准:①病程≥6个月;②符合胆汁淤积性肝病;③ALP升高,大于正常1.5倍以上;④AMA.M2意义大,为标记抗体;⑤超声、cT、内窥镜行胆囊胰腺造影术(ERcP)除外其他胆道梗阻性因素。本患者可诊断PBc,PBc在前,SS在后。对于治疗,由于SS与PBc均为免疫性疾病,可给予肝脏副作用较少的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如骁悉等,在病情急性期可配合小到中等量的激素,同时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尽量减少肝移植的必要性。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关于《以黄疸和口干确诊为干燥综合症的病例》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