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干燥综合症治疗资讯治疗动态 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多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多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发表者:周明宣 何菁等   日期:2015-05-07   浏览次数:250   评论次数:0  
    【摘要】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1ipocalir,,LcN)多肽抗体,了解该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固相法合成的LcN蛋白多肽为包被抗原,应用EIJlsA法分别检测85例ss(包括72例原发性ss和13例继发性ss)、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64例类风湿关节炎(RA)和96名正常人血清中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并分析该抗体与ss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原发性sS、继发性ss的阳性率分别为62%和54%.而在sLE、RA和正常人分别为21%、25%和3%;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诊断的敏感性为61.2%.特异性为85.6%,阳性预测值62.7%,阴性预测值84.9%;原发性SS与继发性sS患者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患者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sLE、RA和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LcN蛋白多肽抗体与ss患者临床表现、其他自身抗体无明显相关。结论①LcN蛋白可能是ss的一种自身抗原。②LcN蛋白多肽抗体对SS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疏水配体结合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尚无理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Navone等[’]应用重组克隆表达抗原的血清学鉴定技术(sEREX)筛查ss相关自身抗原,其序列结果用BLAST软件与Gen’Bartk的已知基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疏水配体结合蛋白(1ipocalin,LcN)可能是ss的自身抗原。为了解该蛋白在ss的临床意义,我们以LcN蛋白第148~169位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条12肽片段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EusA)试验检测法,以了解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诊断中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 sS患者:根据患者口、眼干燥的主观和(或)客观依据、唇腺活检及血清中出现抗核抗体、抗SSA/SSB抗体等,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修订的ss
    分类标准[引。85例ss均为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例,其中原发性SS 72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SS 4例,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RA)者9例。年龄32~64岁,平均(53±8)岁,病程2.1~111.8年,平均(9±6)年。
    1.1.2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包括SLE患者56例,年龄18~41岁,平均(30±6)岁,病程0.4~10.1年,平均(7±4)年;RA患者64例,年龄32~65岁,平均(5l±8)岁,病程1.1~13.5年,平均(8±5)年。以上病例均来自2()04—2006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符合各自的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分类标准。
    1.1_3正常对照组:96名,男性57名,女性39名,年龄21~39岁,平均(33±5)岁,均来自健康献血者。
    1.2研究方法
    1.2.1 LcN蛋白多肽抗原合成:选择LcN蛋白第148~169位氨基酸序列,由赛百盛生物公司(北京)
    采用固相法人工合成一条含12个氨基酸残基的线性肽段FEKAAGARGL ,纯度>90%。
    1-2-2 EL[SA法检测LcN蛋白多肽抗体:以10mg/L的LCN蛋白多肽包被96孔酶标板,4℃孵育过夜,
    以含0.05%~吐-温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板3次,加人5cA脱脂奶粉100¨1封闭4 h。 血 清标本用PBS稀释100倍后加样,37℃孵育1 h。洗板3次后加入PBS 1:500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山羊抗人IgG(北京中衫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孵育1 h。洗板后加邻苯二胺(0PD)显色剂显色20 min,2.5 mol/I.硫酸终止反应,在450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每板同时设空白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待测标本A值>正常标本X±2为阳性阈值。
    1.2.3抗SSA 52 000抗体、抗SSB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采用德国欧盟公司诊断试剂盒。抗a一胞衬蛋白抗体以EL[SA法检测,采用德国AESKu公司诊断试剂盒。
    1.3统计学处理
    计算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组结果的相关性通过 检验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不同疾病的阳性率: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的敏感性为61.2%,特异性为85.6%,阳性预测值62.7%,阴性预测值84.9vA,。SS患者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sLE、RA和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各组的滴度水平:正常人血清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阈值A=0.941。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的滴度明显高于sLE、RA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名正常人血清与LcN蛋白多肽反应,但其4值仅略高于阳性域值。
    2。3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对血清阴性原发性Ss患者的意义:在抗SSA 52 000抗体、抗SSB抗体、抗a一胞衬蛋白抗体阴性的原发性ss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LcN蛋白多肽抗体(表2)。说明抗LcN蛋白多肽抗体的检测对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仅一胞衬蛋白抗体阴性的原发性SS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2-4抗LCN蛋白多肽抗体与原发性SS患者脏器受累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的原发性SS患者重要脏器受累包括肺间质纤维化、血管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口干、眼干发生率亦高于阴性组,两组问的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组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及IgG升高发生率高于阴性组,而红细胞沉降率(ESR)、[gA和IgM升高发生率低于阴性组,两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阳性组病程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发现新的ss特异性自身抗体/靶抗原对提高ss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Navone:等[’]以原发性Ss患者混合血清IgG筛选FliTrex随机肽文库,得到一条新的sS相关自身抗原肽(ss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DRDA(;SRGLVS.72.5%的SS患者血清中检测到该肽段抗体,而sLE、RA及正常人血清中该肽段抗体均为阴性。ss肽与人类蛋白资料库的已知病毒/自身抗原肽段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EB病毒早期抗原蛋白D、a一胞衬蛋白和LcN蛋白核心肽与ss肽有同一性,3种蛋白与抗ss肽抗体均有交叉反应。进一步检测10例原发性ss患者_l『u.清,9例存在抗LcN蛋白抗体。据此作者提出LcN蛋白可能是新发现的Ss自身抗原。本研究以合成的LCN蛋白核心多肽为抗原检测sS 血清,结果61.2vA,患者检测到抗LcN蛋白多肽抗体,特异性为85.6vA,,提示s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LcN蛋白抗体,支持LcN蛋白可能是ss自身抗原的推断。高滴度抗LCN蛋白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ss患者,本研究中1例SLE和2例RA患者血清出现较高滴度抗LcN蛋白多肽抗体。高滴度抗LcN蛋白多肽抗体是否预示这些患者继发干燥综合征,尚待进一步观察。
    LcN蛋白是亲脂基团载体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主要在泪腺和舌von E})Flel~-腺合成的分泌蛋白,近年发现鼻黏膜、气管和前列腺也有表达川。ss患者如何失去对LcN蛋白的免疫耐受尚无研究。根据目前对SS等自身免疫病自身抗原的形成及发病机制的认识,推测LCN蛋白可能是在ss发病过程中,通过下列机制获得免疫原性:①LcN蛋白肽与EB病毒早期抗原蛋白D和a一胞衬蛋白肽有同一性,SS血清IgG交叉识别上述3种蛋白 ,ss的免疫系统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产生抗LcN蛋白抗体。②ss腺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多种sS自身抗原包括源于细胞骨架的a一和B一胞衬蛋白、La/SSB、Ku等细胞内蛋白被casp ases酶裂解,降解片段发生蛋白重构,隐匿的抗原决定簇显露,从而获得抗原性 。③凋亡腺体细胞潜在的自身抗原重新分布:抗52 000 SSA抗体浓聚在细胞膜泡或胞核凋亡小体中,抗60 000SSA抗体、SSB抗体及Ku等核抗原聚集在固缩染色体边沿,抗原的重新定位使局部浓度超过阈值,易于被抗原递呈细胞识别和捕获. ④在ss腺体组织炎症微环境/凋亡细胞内,LCN蛋白通过磷酸化或瓜氨酸化等途径发生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转变成自身抗原%同时炎症组织B细胞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增多,促进体液免疫对潜在自身抗原的反应性…]。但目前尚不清楚LcN蛋白是否casf)ases酶的底物,对凋亡腺体中LcN蛋白的代谢途径也缺乏了解。
    LCN蛋白占泪液蛋白的150A,~33vA,,是泪液主要的脂结合蛋白,起润滑眼睑,清除亲脂性有害物质,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参与体内抗氧化等作用,是上皮细胞重要的保护因子和泪膜稳定因子。抗LcN蛋白抗体可能通过结合LcN蛋白,中和其功能起致病作用:①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蒸发、流失增多,易于形成干眼症。②泪膜防御功能被削弱,泪腺病毒感染和病毒再激活的机会增多,相应增加了感染启动的腺体组织的炎症反应。Redl等13发现LcN蛋白抗血清能与人唾液、泪液及鼻黏液蛋白发生反应,提示抗LCN蛋白抗体亦可能通过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损伤靶器官。
    综上所述,LCN蛋白可能是Ss相关自身抗原。抗LcN蛋白多肽抗体在ss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是一种新的诊断ss的抗体,对于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a一胞衬蛋白抗体阴性的SS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EL[SA法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应用。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关于《抗疏水配体结合蛋白多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