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专家谈干燥综合征专家撰文 如何评价干燥综合症病人的唾液腺超声检查

如何评价干燥综合症病人的唾液腺超声检查

发表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何菁   日期:2015-02-25   浏览次数:775   评论次数:0  
       干燥综合征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口干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口腔受累相关检查通用诊断标准中包括唾液腺流率、腮腺核素显像、唇腺活检,唾液腺流率受进食等主观因素影响大,唇腺活检因有创而不易为众多患者所接受,患者非常痛苦。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上除上述通用诊断标准外,腮腺造影、唾液腺CT、唾液腺核磁对临床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但上述方法存在有创、辐射、价高及对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因素,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高频率、高分辨率实时唾液腺超声以其方便、安全、无创的优点在唾液腺疾病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唾液腺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未将其作为常规检查,尚未列入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下面对文献资料中的干燥综合征唾液腺病变特点做一介绍。 
      人体的涎腺主要由3对大腺体组成,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它们各有导管通向口腔并分泌涎液。由于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下,正常情况下超声较难探查。
      干燥综合症唾液腺超声针对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4个腺体,该病唾液腺特有的病理改变是大量淋巴细胞的聚集浸润,这也是超声图像的病理基础。正常唾液腺超声表现为包膜光滑清晰,边缘锐利,实质回声均匀,回声强度与甲状腺相同,明显高于皮下脂肪回声,远场均匀衰减。
      干燥综合征唾液腺超声病变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
      (1)不均匀型:由于病程较短,症状较轻,超声仅表现为腺体内部光点不均匀,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
     (2)结节型:其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内部出现低回声结节,但是目前对造成此类声像图特点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由于涎腺淋巴细胞浸润,局部腺小叶融合,无包膜,与周围病变较轻的腺小叶分界清楚,形成声阻抗差而形成;另一种认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破坏是以囊状扩张的腺管内淋巴细胞浸润为基础,可以表现为腺体内多个囊性结节。
      (3)纤维化型:由于淋巴细胞浸润性病变,最终导致局部导管和腺体的上皮细胞增生,继而退化、萎缩,破坏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超声表现为腺体回声增强,光点分布不均匀,并可见条索状强光带回声。
     (4)混合型:此型腺体中的超声表现有纤维化的特征,又有结节样回声改变。总之,目前国内外干燥综合症唾液腺病变超声的特点表述方式不一,其对干燥症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是否可列入诊断标准尚无定论。
      由于B超检查的安全、快速、无创性的特点,可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病变的评估和诊断。目前,国外研究发现,超声探查作为一种方便、价廉且无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对SS患者腮腺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诊断手段。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关于《如何评价干燥综合症病人的唾液腺超声检查》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